国际商务论坛

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贸易论坛>国际商务论坛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深化经贸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探析

发表于:2018-05-22 13:54 作者:admin

李伟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摘 要: 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人口第四大国,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不断扩大。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与印度尼西亚“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全面对接存在巨大的合作共赢机会。目前,两国贸易发展面临双边贸易结构单一、双边贸易不失衡等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国的经贸合作,携手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东南亚时将印度尼西亚作为第一站,在印尼发表重要演讲《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其中提到两国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两国“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同时提出与东盟国家携手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6年,两国又重申将全面对接中方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和印尼方“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积极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发展迎来的新机遇。本文主要对当前两国经贸合作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升两国经贸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发展现状

(一)贸易规模和投资额不断扩大

2008年以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双边贸易额情况。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2013年中国和印尼双边贸易额达到历史顶峰524.5亿美元,受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中国近几年从印尼进口产品价值总额有所下降,导致2014-2016年双边贸易额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但是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产品出口额整体上一直保持了上升的势头,2016年中国对印尼出口达到了历史性的306.9亿美元。2017年双边贸易额又强劲增长,1-9月份双边贸易额达到378亿美元,全年有望再次突破500亿美元。

从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看,2008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1.74亿美元,受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积极影响,2011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达到5.92亿美元,当年增长率为194.5%2016年为26.65亿美元。在2016年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印尼距第三位,仅次于新加坡和老挝。

1   2008-2016年中国与印尼双边货物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双边贸易额

中国从印尼进口

中国出口到印尼

中国贸易顺差

2008

268.8

116.4

152.5

36.1

2009

255

115

140

25

2010

361.2

156.9

204.2

47.3

2011

491.5

229.4

262.1

32.7

2012

510.5

216.6

293.9

77.3

2013

524.5

226

298.5

72.5

2014

482.3

176.1

306.2

130.1

2015

444.6

150.5

294.1

143.6

2016

475.9

167.9

308.0

140.1

20171-9

378.0

137.8

240.2

102.4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网站资料整理

 

(二)两国商品贸易互补性较强

从双边贸易品种看,2016年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HS27)54.01亿美元,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HS15)27.38亿美元,木浆等纤维状纤维素浆、废纸及纸板(HS47)9.69亿美元,钢铁(HS72)9.29亿美元,木及木制品、木炭(HS44)8.26亿美元,这五大类产品占中国从印尼进口总额的64.7%。此外,中国从印尼进口的其他产品有橡胶制品、机电产品、塑料制品、铜制品、可可制品等,合计167.9亿美元。中国出口到印尼的产品主要有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HS8472.98亿美元,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HS85)64.03亿美元,钢铁(HS72)20.99亿美元,塑料及其制品(HS39)11.58亿美元,有机化学品(HS29)10.89亿美元,这五大类产品占印尼从中国进口总额的85.6%。除此之外,还有金属制品、肥料、干果、鞋、铝制品、音响制品等,合计308亿美元。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对资源类产品需求巨大,中国从印尼进口主要为原材料和资源类等初级产品。印度尼西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工业产品生产技术不发达,中国出口到印尼主要为机电、通讯类、工业用品产品,双方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

(三)两国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深入化

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领域。中国的发展建设需要能源作为基础,印度尼西亚传统能源储量丰富,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在印尼对石油、天然气、煤矿等能源领域的投资,双方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印尼非矿物能源也十分丰富,中国葛洲坝集团已经与印尼当地的水电站共同进行了合作与开发。中国对印尼的基础设施投资巨大,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和通讯方面。中国许多金融机构在政府的倡导下,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提供大量建设工程贷款,实施了许多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风港电站爪哇7号燃煤发电站、泗马大桥、芝拉扎电站,加蒂格迪大坝等一系列工程项目。20173月,中国建材集团与印度尼西亚P.T Nelly Energi Lestarindo公司在签署了150兆瓦连锁式生物质发电站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双方联合开发印尼市场。20178月,苏州协鑫集团在印尼的首个燃煤发电项目卡巴一期(1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开工建设。两国在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二、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规模小,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失衡

2016年中国出口印度尼西亚总额为308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2.1万亿美元的1.47%,中国从印度尼西亚进口167.9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1.6万亿美元的1.05%。这样的贸易量对双方来说都是比较小的贸易规模。两国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化,双方贸易差额也不断发生发生变化。在2000-2007年,中国在与印度尼西亚的贸易中,印尼始终处于顺差。2001-2003年印尼对中国贸易顺差分别13.4亿美元、10.5亿美元和10.8亿美元。随着两国交往的密切,印尼的顺差逐步缩小,直至中国变成顺差,20062007年,印尼对中国贸易顺差分别为8.8亿美元和1.6亿美元,2008年印尼在双方贸易中首次出现了逆差为36亿美元,并且逆差逐步扩大,2012年逆差为77亿美元,2015年达到历史性的143.6亿美元,2016年仍然维持了140.1的逆差水平。印尼贸易逆差的扩大导致印尼开始重新定位中印自由贸易协定的意义,越来越多的的印尼经济部门担心贸易逆差的扩大会影响印尼经济。尽管逆差的扩大本质在于印尼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中产阶级不断壮大,需求不断增强的结果。但印度尼西亚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使部分印尼商业团体认为中国只关注于出口产品到印尼,影响印尼企业的发展。印尼贸易逆差的扩大,长期贸易结构失衡有可能导致双边贸易摩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两国贸易发展的隐形障碍。

(二)双方贸易合作和贸易结构单一

印尼出口到中国的非油气产品主要是矿物燃料、木浆、纤维素浆、木材以及农产品等,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有机械设备、机电产品、钢材、有机化学品、塑料制品等。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产生了巨大需求,印度尼西亚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丰富,能够不断的满足中国的需求。

双方贸易在资源、能源和机械化工领域的贸易往来比较多,互补性较强,而消费品类的贸易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尼西亚较低的社会收入水平,2016年印度尼西亚人均GDP3606美元,与中国人均8860美元相比,还不到中国的一半。因此导致贸易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双方通过贸易实现互惠互利,这也与两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不相适应。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近年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远高于世界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印尼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总体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中国和印尼两国合作模式比较单一,与两国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相匹配,两国经贸存在较大的合作潜力。

(三)中国对印尼整体投资规模偏小,投资结构不够合理

中国企业对印尼直接投资规模是影响两国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印尼吸引外资投资中占较低的市场份额。这一现象在2012年以后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和改善,2008年中国对印尼的直接投资总额占印尼吸引外来投资不足2%2012年占印尼吸引外来投资比例达到5.92%,并且在近5年来基本维持了5%以上的份额,2015年中国大陆对印尼直接投资额达到13.3亿美元,第一次进入印尼十大外资来源国,2016年中国大陆对印尼直接投资26.65亿美元,处于新加坡和日本之后,位居印尼外资来源国第三位,占据印尼吸引外来投资9.20%的比例。但是26.65亿美元的投资额占仅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1961美元的1.36%,对于总人口处于全球第四(2.5亿人)的一个巨大潜在市场,这个投资额度是非常小的。中国企业对印尼缺乏投资兴趣缘于两个障碍。一是印尼官僚主义盛行导致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强,二是繁琐的投资申请程序阻碍了中国投资者进入的步伐。

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等能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而其他领域的投资相对较少。在能源领域的开发存在过度开发和使用,能源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中国拥有相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尽管印度尼西亚存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较低的人力资源水平致使其无法满足中国投资方的需求,削弱了印度尼西亚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具有一定层次技术含量的项目在引入到印度尼西亚时存在一定的阻碍,也不利于印尼发展本国的弱势产业,不能够优化当地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

2  2008-2016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外来直接投资

项目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中国对印尼投资额(亿美元)

1.74

2.26

2.01

5.92

13.61

15.63

12.72

13.3

26.65

中国对外投资额总额(亿美元)

559.1

565.3

688.1

746.5

878.0

1078.4

1231.2

1456.7

1961.5

占中国对外投资比例(%

0.31

0.39

0.29

0.79

1.55

1.45

1.03

0.91

1.36

印尼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亿美元)

93.18

48.76

142.1

181

230.0

286

230

292.8

289.5

占印尼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比例(%

1.87

4.63

1.41

3.27

5.92

5.47

5.53

4.71

9.20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资料整理

 

(四)中国产品出口市场同其他国家存在激烈的贸易竞争

中国除了对印度尼西亚进行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外,出口的产品中一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型产品,这与其他国家出口到印度尼西亚存在相似性。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看好印尼市场未来的广阔前景,积极涌入抢占商机,开展各领域合作。这些国家的企业凭借其技术等及竞争优势,在印尼市场迅速扩张,使得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印尼进口的主要进口商品类别机电产品、化工和塑料领域,如下表:

中国与新加坡在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商品存在较高的相似度,存在较强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关系。在化工产品领域,新加坡位居印尼进口国第一位,中国位居第二位;在塑料品领域,中国位居印尼进口国第一位,新加坡居第二位。2013-2016年,印尼从中国进口产品总额分别为298.5亿美元,306.2亿美元,294.1美元,308亿美元,印尼从新加坡进口产品额分别为404.6亿美元,383.7亿美元,283.67美元,257.9亿美元。在印度尼西亚的进口来源中,中国和新加坡各自占据20%左右的比重,也就意味着中国和新加坡在对印度尼西亚的出口存在较强的竞争。虽然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产品只占到中国出口额较小的比重,但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日益强大,使新加坡等国家担心失去出口到印尼的市场份额,使贸易政策演变成政治主导下的经济政策驱动,如何平衡国际贸易与政治和外交利益,成为了发展与印度尼西亚贸易的一个重要挑战。

3 2016年印度尼西亚主要进口商品国别构成

机电(单位:亿美元)

化工(单位:亿美元)

塑料(单位:亿美元)

国家

金额

国家

金额

国家

金额

中国

137

新加坡

81.5

中国

14.0

日本

48.81

中国

35.92

新加坡

11.64

新加坡

28.38

马来西亚

33.77

日本

11.49

泰国

20.55

沙特

23.64

泰国

10.76

美国

16.67

澳大利亚

15.03

韩国

8.34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资料整理

三、提升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

尽管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国家在国际经贸合作存在诸多问题,但合作潜力巨大。我们要客观认识两国在经贸领域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两国战略发展的机遇,使两国经贸关系得到更大的发展,为双方经济增长带来更持久的动力和源泉,实现两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两国互补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本质上是印尼社会对中国产品需求的结果,但表层现象确实对印尼企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中国落后,。中国相对与印尼有大量的资金资源和技术研发水平,所以两国可以在交通、网络、通讯以及能源等领域进行合作,加强互补性,还可以通过相互增加投资,承包工程等渠道,加强起源开发力度,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作方式的创新。中国可以更多的从印度尼西亚进口资源类产品,满足中国工业等发展的需要,抵消中国对印尼的贸易顺差,有利于双方贸易关系更好的发展。

(二)注重技术研发创新,增强中国产品出口多元化,优化进出口结构

中国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品为主,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步向东南亚转移,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力成本较中国低,随着印尼经济的发展,有可能加剧双方未来产品的竞争态势,不利于双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但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的家电、汽车、电子产品优势已经比较明显,中国企业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资金、核心技术研发等方式投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大力支持中等技术产品的发展,通过研发先进的技术,提高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产品竞争力,开发和培养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增加两国在差异性产品方面的贸易,向印度尼西亚出口更多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在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强有力的竞争之后再重点扶持高技术产品的生产与发展,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优化出口结构。

(三)扩大对印尼的投资范围和规模,提高投资的效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2013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16年已接近2000亿美元,但是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使印尼政府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利益共同体。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在201710月在雅加达表示“由于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如今印尼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印度之后的第四大投资宝地”。中国应充分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成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与中日韩(10+3)、东亚峰会等区域经济体合作机制,通过良好的合作共赢和约束机制,鼓励中国企业到印尼投资,使中国企业走出去。

两国应积极协商完善双边投资的审批程序和制度,改变“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投资模式,增强企业在经贸发展中的主导型,增强投资的灵活性,提高投资效率。此外,除了能源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外,中国企业更应当关注在信息技术、网络、旅游以及其他服务业的投资,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四)增强两国政府顶层战略合作,共建海上丝绸之路

印尼政府在2014年提出将国家发展重心逐步由陆地转向海洋,复兴海洋文化、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基础设施、加强海洋安全、推动海洋外交,提出了“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印尼由此进入重新重视海洋的时代。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有利于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以及海岸线基础设施的建设。印尼占据独特的地理优势,坐拥马六甲、龙目海峡等海上战略通道,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两条线路的交汇处。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全球海洋支点建设”中,两者都强调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来推动海洋相关产业的发展。两国可以根据各自的海洋资源和产业的优势,通过合作共赢,开展沿海港口的基础设施、海洋贸易与投资、海洋科技、海上互联互通合作等方面的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的战略,印尼积极融入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作用开展示范性项目,例如加强在印尼承揽集装箱码头、更新港口设备,建设新码头等海事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发挥先期项目的带动作用,积极加强与印尼海洋战略的对接,通过信息交流,会议展览等方式,促使两国有更多的合作项目循序渐进的推进和展开,使印尼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枢纽和重要支点,从而进一步拓展东盟各国、南亚、中东到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大通道。

友情链接